怎么识别一些造谣文章?

rumors1

一朋友让我看一篇危言耸听的垃圾贴,标题是「输液的危害=自杀」,我看了第一段,就回复说「垃圾帖子」。

是不是有些太武断了? 对于这些造谣系出品的垃圾文章,你要做鉴别的话非常简单,针对每一段,尤其是数据,提出你的疑问,然后自己去用搜索引擎和维基百科求证一下,挺简单的。

该文章第一句是「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,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 39 万以上」,从这一句话里,至少可以产生如下疑问:中国安全注射联盟是个什么样的组织? 「安全注射」是个什么意思? 「不安全注射」包括哪些方式? 39 万人怎么统计出来的? 这是哪一年的数据?

稍微搜索了一下,小声的说,当然是找了半天,因为垃圾信息噪音太大了,关键词「不安全注射 39万」,找到了这个所谓 39 万的出处,引用自新华社 2004 年的一则新闻数据,原文是如下:

卫生部下属的研究机构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在5日举行的「安全注射研讨会」上指出,由不安全注射传播的肝炎和艾滋病使 39 万中国人提早死亡,造成 689 万寿命年的损失,直接医疗费用达到 1.42 亿美元。

这篇新闻也提到了什么是「不安全注射」,定义如下:「不安全注射是指对接受注射者、医护人员和公共环境不安全的注射方式,具体包括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、无菌操作缺失、共用针头和废弃物处理不当等。」

一般中学语文水平,可以理解上述定义,当然,也可以明白,不安全注射和输液基本没啥关系,注射和输液也不是一回事,要不就直接叫「不安全输液」好了。

不安全注射导致了 39 万人提早死亡,但并不是「直接」死亡。

可见,这种狗屁造谣文直接偷换了概念。

至于中国安全注射联盟,恕我没有找到这个官方机构的详细信息,粗略的介绍是有的,也是 2004 年的信息,不知道是不是又一个「中华牙防组」,当然,这肯定不是一个研究互联网安全技术的组织。

这篇文章在第一段一共用了三个数据用以耸人听闻,另外两个分别是,「专家调查发现,95%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」以及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70%以上的输液其实是不必要的」。有理由怀疑这三个数据中除了 「39 万」之外的剩下两个都是捏造的,至少找不到任何出处。39 万尽管是移花接木,毕竟还能找到个来源。有趣的是,这三个数据的引用,句型都一样,都是拉大旗做虎皮的形状。

然后分析第二自然段…算了,这篇文章实际上每一段都漏洞百出,限于篇幅,不逐段分析了。如果你感兴趣,可以网上搜索一下这篇垃圾贴自己分析一下,不用担心搜索不到,所谓「流毒无穷」,随便一搜就能找到,还有不少新闻站点忙着转发呢。

该文在最后还给出了所谓的建议「尽量避免用药,能口服的就不打针,能打针的就不输液。能吃保健品的就不要吃药。」

「能口服的就不打针,能打针的就不输液」,很多新闻言之凿凿的说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,我没看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文件,没有找到出处,姑且信之,不过对于狗尾续貂的最后一句「能吃保健品的就不要吃药」,我只能说「呵呵」了,对了,你知道 Ang Lee 么?

或问曰:那么这篇文章里面就没有正确的的地方么? 恭喜你产生了这样的疑问,有些跟该主题无关的客观事实是存在的,但是不能用造谣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。

题图:谣言

这篇文章来自「小道消息」,微信号: 「WebNotes」. 回复「声明」可以看到我对内容的声明。觉得文章对你有价值,点击{阅读原文}即可对作者进行小额赞助.

我心知黑暗,但仍向往光明

吉林大火之后,厦门又是一场火。

新的消息是事故原因是因为有人纵火自焚,接着传出纵火嫌疑人的日记内容,甚至还有微博地址,看了之后,虽然无法证实,但我还是冒着被喷出翔的危险我发了一条微博:

{如果厦门那个纵火嫌疑人的微博内容是真的的,令我不寒而栗的是「思明公安局户政处的董科长」,一个刀笔小吏,利用规则戏弄身处弱势群体的一个老人,逼得他走投无路采取最极端的做法来报复社会。董科长,你真他妈的牛啊}

这条微博发出之后,很大一部分回复都是谴责纵火嫌疑人的,大意是「社会对你不公正,也不至于烧公交啊」。这话当然也没错,只是感觉有点不太对,于是我又发了一条微博:

{有人说,社会对你不公正,你就要去烧公交吗? 社会毁了你一辈子,毁掉你的青春,让你娶不上媳妇,让你没法退休,让你吃不上饭,你就要去烧公交吗? 当然不要。不管你怎么绝望,怎么悲凉,你都要相信党,相信政府,充满正能量。但是一个弱者为什么要用这么极端的方式来对待社会呢?}

这条微博发出之后,又有一部分回复的意见表示:冤有头债有主,前面右拐是政府。还有的人说:为啥不冲着董科长去?

可是,就算冲着董科长去,可这个人以前几十年从城市发配到农村应该找谁? 摆个摊被取缔找谁? 就算去政府大楼去自焚,按照这些人的逻辑,这也不对,难道公务人员里面就没有好人了么?就没有无辜的人了么?

我知道这样的事情最好不评论,或者发出一句感慨「这个社会怎么了?」算是最高明的态度。只是,我是想为自己发声,记住:不保护我们社会里面的弱者,不去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那一点点权益,将来受害的就是我们自己,我们自己也是弱者。

到现在为止,媒体也没有完全确认信息的真实性,我们就当是谣言好了。有微博网友告诉我不要相信这些谣言,要相信官方的消息。这话也对,有什么社会能靠谣言和小道消息活着呢? 纵使没人当我们是公民,但我们也要以公民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是不是?

说起事情的真实性,最后的结果估计是: 纵火嫌疑人精神有问题。你特么怎么可能精神没问题? 说你精神有问题,你就是精神有问题。虽然人已死,无法对死者再做精神病鉴定 – 医学还没发展到这地步,但是,还可以去向家人邻居取证,最后拿出铁的事实来证明,他就是一个精神病人。这是偶发事件。同时,有关部门庄严承诺,以后, BRT 公交上要放置 32 个大铁锤,以便乘客随时逃生。

事情到此,应该就结束了,很快就会有新的社会事件吸引我们的注意力,让我们把过去的事情忘掉。

也或许有人会考虑把这个拍成电影吧,但是,如果这是一部电影题材的话,肯定通不过广电总局的剧本审查,是不是应该还有一种结局?

这个事情本应有另外一种结局:

市民陈先生去户政处申请修改户口信息,接待他的是董科长,刚好心情不错,可能是董科长的孩子刚考了个好成绩,或是刚有人请吃了一顿饭,总之,心情很好,听了陈先生对自己身世的介绍,大老远的跑了这么多趟,心生恻隐之心,虽然陈先生没给送好处,但也顺手帮着处理一下。

拖了许久的事情终于解决,陈先生口里谢天谢地,心里感恩戴德,走在大街上心情也很舒畅,顺着人群上了快速 BRT 公交,今天公交上人很多,有个学生还主动给他让了座,陈先生道了谢,问了一句,原来这位学生还是高考生,陈先生问了问今年高考作文是啥? 学生告诉他之后,陈先生想起自己的年轻时代,大好青春浪费在上山下乡上了,多少有点伤感。

陈先生正在出神,车到站了。

回到家里,打开闪着雪花的电视,陈先生看起了新闻联播。新闻联播说到,最新的某某政策即将覆盖更多的弱势群体…

很可惜,这个结局没有发生。

我心知黑暗,但仍向往光明

Updated: 官方消息出来了,说纵火原因是「因自感生活不如意,悲观厌世,而泄愤纵火」。

创业周期率

Startup RockStar

历史周期率,兴勃亡忽。创业公司何尝不是如此?

创业团队实力不错,有青年四五人,朋友引荐相识,有人有大公司的工作背景,有人是国外名牌大学海归,有人的干爹是政府官员,相约干一番大事业。

奋战数月,产品出炉,行业会议展示,初露峥嵘,技惊四座,未几,与天使投资大佬甚为投缘,天使投资到帐后媒体迅速跟进,光环放大。

时逢硅谷类似概念流行,国内数家同类产品涌现,热钱闻风而至,有天使大佬背书,数家风头快速跟进,大笔融资到手,召开发布会,豪言壮语,赶英超美。行业媒体闻风而至,车马费红包厚,媒体争相报道,风头无俩。

有钱后,迈开大步,疯狂招人,引入副总、总监若干,派系成型;市场费大笔投入,烧钱圈地,谣言四起,内斗渐凶,有被排挤出团队者,放恶声,曰: 贪污洗钱,创始人甲优柔寡断,创始人乙任人唯亲,创始人丙无所作为。竞争对手闻之,落井下石,大肆攻击。

钱虽多,奈何烧之过于迅速,捉襟见肘,营收不见成效,无奈裁员,内斗不止,投资人惊呼不妙,安插人手,接盘。各方势力,心怀鬼胎,彼此戒备,寸步难行。

创始人甲,无奈,读商学院去也;创始人乙,总经理也 ,称病不起,创始人丙,各方斡旋,心力憔悴。

明星创业项目,遂衰落也。问曰何故,皆盲人摸象,各执一词,言之凿凿。网络媒体以此产生口水文章数吨。

小道君曰,悲哉,太扯蛋鸟。司空见惯,此之为创业南柯一梦乎?

创业周期率,如何破之?

题图:The Startup Rockstar. 昨天用过此图,重新用一次,只因主题很契合。

这篇文章来自「小道消息」,微信号: 「WebNotes」. 觉得文章对你有价值,点击{阅读原文}即可对作者进行小额赞助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