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你来到「线索」的世界。此文当然是转载。
庞皎明到底还是离开了他热爱的新闻业。作为记者,他一次次走入别人的世界,但他的从业经历却是一个谜。清华大学陈昌凤教授说,在中国深度报道没落之日,庞皎明的离开增添了一个悲情的注脚。因为离开,所以敢说。来听听他讲述自己不为外知的故事。
主讲人:庞皎明 (前财新《新世纪周刊》记者)
我12月16日刚离开财新(注:财新传媒,旗下有《新世纪周刊》、财新网、《改革》等产品),我现在和财新没有关系了,所以我讲话可能更放得开一点,因为没有太多的顾忌。
我离开财新可能或多或少也是跟报道《邵氏弃儿》有关系。所以我从微观的层面讲一讲,我对媒体的观察和自身的故事。
2007年,我在《中国经济时报》做记者的时候的时候接触「邵氏弃儿」的爆料,但不能发表出来。当时我的名字是庞皎明,是我的本名。后来我因为批评性报道不得不离开《中国经济时报》,进入南方都市报深度新闻部,改了一个名字叫做上官敫铭,还在一直关注「邵氏弃儿」,但也因为环境的原因没能报出来。
我在南都待了三年,之后去了财新。当时财新刚从《财经》杂志独立出来进行创业。「邵氏弃儿」的稿子终于得以发表。这篇稿子对于财新而言,不管是影响力还是美誉度都是最好的一篇,没有之一。胡舒立(注:财新传媒总编辑)私底下也给了我一笔钱作为奖励。
但是,这这篇报道给我本人并没有带来好的影响,它给我带来有很大的打击,以及各种各样的压力。2011年5月9日,报道发表后,我马上被有关部门盯上了。
他们发现原来上官敫铭就是庞皎明。大概4个月后,我被有关部门勒令开除。我的一位朋友把这个消息隐讳地发在了微博上。很多人问我怎么会被开除了?但是我不好说明。
当时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种很卑劣的手段,我所有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电脑都被入侵。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,当时财新发表了一份声明称有记者邮箱被入侵,其实是我的邮箱被入侵了。后来财新用比较智慧的方式让我换了一个名字。
我跟胡舒立说我想换一个谁都想不起来的名字。我当时起的是一个比较女性化的笔名叫「黄依梦」,胡舒立看了问我是什么意思?我说是依靠梦想,我们是理想主义者,姓黄是指「黄粱一梦」的意思。胡舒立感觉很悲凉,不让我起这个名字。讨论了之后,她认为「郑道」这个名字很大气,寓意「人间正道」,所以就用了「郑道」这个名字。
变成「郑道」的我又开始投入一线的采访,但是因为我做了几期封面报道,在当时还有一定的影响,我又被有关部门发现了,说不是让开除了这个人吗,怎么又出现了?
胡舒立比较巧妙,回应有关部门说,你们以为开除庞皎明那么容易?如果开除的话,万一他忍不住说出来,那可能是一个国际事件。因为我有国外的媒体朋友。所以当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把这个事内部解决了。
之后因为环境的因素,我被彻底停职。不过还好,我专心学了一年英文,把英文水平提高了很多。到今年四月份,形势有所好转,我可以出来活动了,就开始全国各地的跑,做了不少选题,也写了很多稿子。
但是今年8月份抚顺大水,我去采访。因为报道的死亡人数与官方口径不一,有关方面注意到我,发现了我的真实身份,说怎么这个人又出现了?这一次周刊就慌了,不知道怎么办。后来采取了一种很巧妙的方式,向有关部门提交了一份书面的报道,说「郑道」其实并不是「上官敫铭」也不是「庞皎明」,郑道是法制组的集体笔名。
当然这很智慧,但对我个人来讲,我觉得很不爽,因为我辛辛苦苦的把「郑道」的名气做出来,现在又归零了,我觉得环境非常不好。
当然,我离职也是因为对时局比较悲观。我现在自由了,没有东家也没有职业,所以我现在说话可以不负责任。
–EOF–
Google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