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
继续走,
继续忘记,
在我没有意识到的青春
}
宿舍的角落里总会躺着一把吉他,多是红棉牌,买回来的那些日子,房间里充斥着噪音,问舍友能否听出节奏,答曰:声儿挺大。有些人渐渐没有了耐心任由琴身落满灰尘,有些人抱着某种漫无目的的坚定信念继续弹下去,最后不出意外的,会用它来赢得女生们少有的那一点倾慕。
一本卷了边的盗版《白鹿原》从一个寝室流转到另一个寝室,从一个人的手中换到另一个人手中,每个人看完之后都是一声叹息。不少人都是上大学以来第一次看完一部长篇小说。宿舍楼下面的租书屋最频繁被借出的书总是武侠和言情。金庸琼瑶亦舒倪匡雪米莉… 多少年之后,你才在网络上看到香港女作家「雪米莉」原来是几个大老爷们儿的笔名。
时隔多年,你还记得室友对普通的方便面的各种做法,面,调料,热水,调整加热的时间,调料放置工序,各种味道,干拌面尤其令人回味,甚至比楼下小卖部的微波炉加工过的泡面还好吃。这时候另外个馋鬼在旁边可怜兮兮的说:「这两天,我没来,赶上大哥你发财;你发财,我借光,你吃面来我喝汤」,这个「乞讨」口诀对干拌面就不奏效了。后来,这位兄弟把这个泡面的做法带到了非洲。
楼下小卖部现在想起来倒是像个小酒吧,几个小凳子放在橱窗边,可以坐在上面吃东西,或是喝啤酒。本地产啤酒以高中奖率闻名,买一瓶,看瓶盖,中一瓶,打开,看瓶盖,继续中,再来一瓶。运气好,喝够之后带着一个中奖的瓶盖走,下次接着喝。
说起吃食,两校之间有家不小的私人饭馆名曰「金三角」,之所以叫这名字,大概是处于一个三不管地带。之所以说「私人」,因为学校附近的店铺皆受学校管辖。金三角特色菜「南烧茄子」量大,味美,价廉,一份足够两个人吃。老板与老板娘皆豪爽,顾客盈门,从这些穷学生口袋中也赚到不少钱,据说,那几年赚了两百多万。只是传闻,不可信。在拆迁大潮中,这家违章建筑当然也不存在了。时隔多年,很多人都很怀念这家店。
没什么变化的,还有校园中那个湖,夏天荷花开得茂盛,拥挤的程度跟校图书馆自习室开门前的队伍似的。冬天,滑冰课就在这里上,摔了很多个跟头也没学会。有一次,半夜里有几个家伙还过来偷着凿冰窟窿捞过鱼。
湖名静湖。
经常有个精神不太正常的三十余岁的女人从校园跑过,跑着跑着还会冷不丁的喊一声,初次见到感觉挺吓人。后来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。没有人知道这个女人的确切来历,只是隐约听说他男朋友出国之后把她甩了,让她大受刺激。由于常年跑步,体型尤其匀称,大概是这个学校里最健美的一个人了,只是没有人记得她的长相。再后来,这个女人不知所终。
很多人也在酝酿着出国,但那几年,所有抱着这个想法的人似乎都过得不太顺利,有丢了学位的,有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精神过度焦虑的…甚至我背了几天 GRE 单词,因为自习室寒冷,引发了关节的毛病,这么多年一直倍受煎熬。这是一个魔咒。
图书馆自习室总是不够用,因为不想和人抢,所以一个学期也不去一回,偶尔去找个人,却总被里面的场景震惊,惊叹这么多人上了大学还在刻苦学习,深受触动之下,走到图书馆又借了几本小说回去。记不清借过多少图书,以至于图书馆的几位老师都认识你了,她们误以为你是个爱学习的孩子。那些书上现在还有你留下的特定的记号,可能是在 20 页前后。
有些人在图书馆遇到情缘,据说,隔壁二哥就是在图书馆因为抢座位认识了准二嫂。后来,跟我们预期的故事结局不太一样,或是是跟所有故事结局一样,他们,没有终成眷属。聚散离合。后来这些人离开校园,奔向社会这所更大的学校。
有人出国,有人教书,有人继续读书,有人相夫教子,有人教书育人桃李芬芳,有人做了警察去抓流氓,有人至今单身。他们努力工作,赚钱,买车,买房,旅游,谢顶,减肥,发福,结婚,生子,生病,离婚,二婚… 柴米油盐,草木一生。
怀旧是一种时代病,尤其是这一代人的病症。
–EOF–
题图:Picasso and Dali painting an egg. 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世界,所折射出来的世界,都是不同的。
这篇文章来自「小道消息」,微信号: 「WebNotes」. 觉得内容有趣的话,分享给更多人看看吧。
Google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