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开始的开始,是我们唱歌;最后的最后,是我们在走.」
昨天说到了平克·弗洛伊德,当然要说说打口带。每个系总有几个喜欢听摇滚的家伙,他们又总会特熟悉这个城市那几个卖打口磁带的那几个据点。经常神色可疑,行色匆匆,出没街头巷尾… 淘来的尖货又让很多并不怎么喜爱摇滚的假货开始接受这些噪音。当然摇滚不都是噪音,绝大多数都没美妙,但绝大多数听摇滚的都是从听噪的开始的。我在学校买的第一张专辑是涅磐的 Nevermind,听完的感觉是…不够噪,现在我都不好意思说这事儿。
至于电视机? 宿舍内当然不可能有。宿舍大妈大爷控制这些家用小电器的办法很简单,电压不够. 你自己弄个稳流器都不管用。更别说电脑了,我大三暑假攒了一台组装机,结果在宿舍开机之后电压不稳,五分钟重启一次,把我心疼坏了。真他奶奶的,这一点我到现在还不能原谅这所大学。
电器不能用,当然也不可能像电影中那样弄出个电炉子,这可是大杀器,如果被发现肯定要记过。小酒精炉才是居家旅行必备之物嘛…
小酒精炉去哪里买? 学校出门旁边的小区有个早市。我们宿舍一度还办了一个临时小卖部。每周派两个人去早市进货一次,买一些零食什么的回来。通知其他寝室: 我们小卖部开张了。到了晚上,有饿了的也出不去寝室了,直接过来买。没人收钱,明码标价,自己往盒子里面扔。别说,这么的还真的赚了一点钱。可这点钱没过多久,一个女同学生病,商量买点啥呢,买花吧,买了一大捧花送去了…以后,小卖部经费不足,歇了。
小卖部当然有卖方便面,泡方便面就要开水。宿舍里没开水,要去统一的水房打开水。宿舍八个人,八个暖水瓶,每次至少要去俩人,水房门口,好家伙,排队的长龙,好不容易排到了,每人拎回来四壶,动不动还要把胳膊伸平,这是看少林寺留下的后遗症,当然,这多少需要一点力气的,但经常看到有人拎着六个回来,这是超级牛人,仰视。据说还有提八个的? 难度太大。至少我想象不出来怎么拿。
卧谈会聊的那些话题不说大家也都知道。有人在听收音机,有人听随身听。收音机两档经典的节目,一个是郭阳音乐杂志,这个叫郭阳的女子懒洋洋的声音还算好听,起初一直以为播音的台词都是她自己写的,后来才知道,直接找杂志找着念,时不时的能听到一两首摇滚,算是听这个音乐节目的唯一动力。另一个是青雪讲故事,卫斯理的数部作品都被她讲出了鬼故事的效果。随身听,爱华的牌子算贵的,有人估计还记得。
每个系照例都有所谓的「四大名捕」,监考特别严的,一般还都是老太太。话说当年我们有一门 5 学分的主科感觉要挂了,几个兄弟在宿舍愁啊,怎么度过这个难关? 临场打小抄肯定会被抓,怎么办? 宿舍兄弟有一位一拍脑袋,我知道那老师住哪儿,要不咱们在胡同口躲着,带个大麻袋,一过来,套上去,胖揍一顿,不能监考不就行了? 当然是引起众兄弟大笑,但也看出来把大家都逼到什么份儿上了。后来呢? 怎么过了? 人家根本就没传说中那么严,睁一只眼闭一支眼,没难为这些难兄难弟。
{
你走的时候没有带走美猴王的画像
说要把他留在花果山之上
行囊里只有空空的酒杯和游戏机
门外金沙般的阳光它撒了一地
再不见俯仰的少年格子衬衫一角扬起
从此寂寞了的白塔后山今夜悄悄落雨
未东去的黄河水打上了刹那的涟漪
千里之外的高楼上的你彻夜未眠
兰州~总是在清晨出走
兰州~夜晚温暖的醉酒
兰州~淌不完的黄河水向东流
兰州~路的尽头是海的入口
}
–EOF–
Google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