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因为开大会的缘故,内容会被姗瑟希蒲后发出,说不定什么时候大家能看到,如果收到的时候比较晚,见谅。「小道消息」毕竟没有国计民生更为重要,建议大家有时间多看新闻联播,少看小道消息。
今天碰到好几件值得说的事情。其中一个是看了「复旦学子面试穷游网」事件,这件事情非常狗血,也是个非常好的案例。有八卦情结的朋友可以在微博搜索「学子 面试」,然后有人给出了一个梳理过的线索,可以对原本纠缠不清的来龙去脉做个基本的了解。我自己看完之后最大的感触是现在招聘真是个危险工作,胆敢拒绝候选人的的话小心纠缠到你姥姥家,想必这个案例只是个别现象吧,如果成为普遍现象,那么 HR 可能都要买保险了-说不上什么时候面试不成泼你一脸硫酸也有可能。
招聘求职本来就是需要双方都理性一点,不是一方穷追不舍另一方就必须要答应,这样没错吧? 作为求职者,即使你再优秀或者自认为优秀,即使你觉得自己再合适这份工作,即使你从南极洲不远万里而来,也应该「允许」招聘方不录取你;作为招聘方,即使你再有钱,即使你待遇再高,也应该理解会有人不接你的 Offer,不尿你这一壶。至于说面试过程中的一些细节,也没必要过于苛刻,也可能就是当事人经验不足,没有招呼好,茶水咖啡没即时端上来,或是没给你一个春天般的微笑,但这不是大错,至少不应该指责。适当的允许别人犯错,应该容许别人不是完美的,即使你觉得自己是完美的。
一般网络上爆出这类事件很多人都会一厢情愿的去同情弱势的一方(当然这个案例不是),绝大多数情况下,如果是个人对公司,很多人认为公司是强势的一方,会去为另一方站队。不过公司真的强势么?有的时候公司完全是受害者。我听到更离谱的案例是一个员工要公司给开薪资证明,嘱托公司行政部门多开一点,结果这个人离职的时候拿这个去告公司,要公司给他赔偿。遇上这种员工,公司完全是弱势的一方。强和弱瞬间即可转变。
理性的读者应该能分辨出这里并不是攻击「复旦学子」或是褒贬「穷游网」,我想复旦学子中绝大多数是分辨是非的,是上进踏实的,我也相信这里提到的某某网以及作为招聘方的公司,用人心切,并无炒作之意。而且,从几位当事人的回应来看,没什么过失。为了证实我的判断,我还去问了一位曾经面试过这位同学的很有经验的 HR,得到的评价是「对他印象很深刻」。于是我也就明白了。
今天看到的另外一个事情是一个朋友告诉我说 .CN 域名取消个人限购了(其实早就取消了),号称这是「域名投资」的最后机会,另外,看到那个页面居然还在出售「中文域名」。域名这个事情我并非行家,不过傻子都知道域名投资要买都直接买 .com 的,投资 .CN 域名将来卖给谁? 至于「中文域名」就更垃圾了,没事买这些玩意儿干啥? 跟各种小报中缝鼓吹的纪念金币差不多,什么「奥运纪念金币,全世界只有 200 套,您投资的最后机会…」你看,忽悠的套路如出一辙。
今日问答
问:你怎么看老罗做手机?
答:这是个没什么意思的问题。不得不回答只是因为问的人太多了。
首先要说,老罗是个实实在在的互联网创业者,前几年的海淀剧院演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,尤其值得创业团队去仔细学习一下。我一向敬佩专心做事的人,老罗的 ROM 到现在虽然还看不到,但我期待他能做一款与众不同的产品。毕竟在这个行业里我们看过太多平庸的产品。
即使老罗失败,我也会送上喝彩。我心里期望最好能赢得一个足够大的用户群,而且盈利,那样也不缺我这一个人的喝彩。
另外,还没出来的产品,都别着急下断言。至于老罗之前是做什么的,有那么重要么? 魅族的黄章以前还做过木匠呢。老罗手机团队有哪些人大家都了解么?
我现在稍微确定不下来的是如果到时候家里有事情,就不能分身去参加产品发布会了。
我已经对这款 ROM 充满了好奇。
赶紧发出,要不这一则消息又要排队了,再等一会儿的话又赶不上二路汽车了。
题图:电影《逃离德黑兰》剧照
Google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