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么多微信公众帐号

Bond

最近的一个现象是行业内越来越多的朋友开了微信公众帐号,也难怪,绝大多数人都会写字儿,写的好的也不计其数,所以,跟风玩玩微信也是正常。

但我相信,绝大多数人的微信公众帐号也无非就是一个尝试。可能一个月,可能三个月,也就偃旗息鼓了。为什么? 不为什么。有耐心的人越来越少,有韧劲儿的人越来越少,或许本来就没几个人有这个耐心烦儿。

想当年 Blog 火起来的时候,那些喜欢泡论坛喜欢码字的人纷纷开了自己的「博客」,然后在 MSN 上发来消息,「我刚开了博,做个友情链接吧」,跟今天的情形是非常类似,「我刚开了微信公众帐号,小道消息帮我推荐一下吧」,这种情况没办法推荐,除非你能坚持一个月以上,每天写一篇。这样,不用推荐,你也会找到自己的读者。然后加上别人的助力,你会真正找到表达的感觉。

我这样说是不是很无趣? 很不近人情? 但这就是事实。我前一段时间重新梳理自己个人网站上那些友情链接,发现一大部分的人已经荒芜了。甚至,点击过去,连域名都过期了,能够坚持更新的少之又少。或许,对他们来说,Blog 只是一个玩具,玩过了不新鲜了,很快又可以找到新的东西。 但对一部分人来说,这里面留下的是时间,记忆,和你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属性。

就想《黑镜子》第二季第一集的剧情那样,你在网络上留下的东西,你的数字化的数据,会成为你的一部分,即使在你死去之后依然存在。说不上这是不是悲哀。但这已经是客观事实了。

–今日问答–

问:小道君你好,关注很久第一次提问,我毕业快两年了,在一家不大不小的互联网公司做开发,一开始是斗志满满,但产品部门每次策划的产品做完上线之后很失败,几乎没什么人用,久而久之一点成就感都没有,有些丧气,现在纯当锻炼技术,有离开的想法,想听听你的建议。

答:我现在回想过去10多年工作经历的时候,经常会为过去错过一些机会而惋惜。错过的什么机会? 就是那些别人做不好的东西,我也冷眼旁观,觉得不是我的事情。做技术的时候不关心产品,做产品的时候不关心市场,觉得不是我的事情啊,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不就行了么?

大错特错。

为什么不去研究一下产品哪些地方做得不好?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?能否自己主动请缨拯救一些看似没有前途的项目?  否则的话,怎么能叫尽力了呢? 什么是成就感? 成就感要自己把事情搞好才叫成就感。如果只是搭顺风车,公司项目成功了,公司产品成功了,有成就感?那叫屁成就感。台风来了,猪都能飞上天。要做那只没有风也能飞起来的猪才叫厉害。

所谓锻炼技术是一种鸵鸟式的想法。只有技术是不够的。早点承担起来更多的责任,自身成长也更快。

—–

不少热心人就应该如何写微信才能显得有*才华*的问题对我进行了方方面面的指导,对此,我只想用刚学会的一句英文来回答「Fuck Off」,这句如果翻译成中文,也就是「滚粗」。

题图:埃舍尔 Bond of Union

不少人通过微信问我「华为得到苹果 iOS 授权」这个消息的真伪,我赶紧看了一下电脑上的时间,还以为明天是 4 月 1 日了呢。

开什么国际玩笑? 要说苹果把 iOS 授权给老罗的锤子手机我觉得可信度都比授权给华为要高,也授权给华为个锤子得了。

华为是一家值得尊敬的公司,怎么搞起这种无聊的炒作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