批评与赞美

莫言

每个人都喜欢听到对自己的赞扬,真正喜欢别人批评的少之又少。前一段时间总舵主讲话,说「要容得下尖锐批评,做到有则改之、无则加勉」,相信有不少人看到这个新闻还是挺高兴的。不过这样的话,也就是说说,无法落到实处,也或许只是引蛇出洞。这不,昨天李开复先生评论了几句即刻搜索的事情,还算不上是批评,转眼就被关小黑屋了,禁言三天。

有句名言如是说「若批评无自由,则赞美无意义。」我看也是。

问: 针对目前互联网行业现状,你如何看待跳槽与加薪这个问题? 迫于招聘压力,很多新员工的薪资比老员工还要高,个人感觉,跳槽虽然有风险,不过是加薪最快的途径了。

答:跳槽的确是加薪最快的途径了。但很多人似乎永远不明白的账是:加薪并不意味你赚到了更多的财富。以短期的收益来看,跳槽加薪,赚到了。但是中长期来看,跳槽也有可能是亏掉了潜在的收益。

或许有人说我是信口开河,仔细分析一下就知道了。绝大多数人的跳槽,几乎都是损失掉当年的年终奖,很多人不在乎的是损失掉一家公司长期工作的潜在「收益」-期权股票。你到了新公司,要经历大约三个月左右的试用期,这个期间是没有什么额外的福利的,再然后你拿到了你要的那份薪水,转正之后开始你在这家公司的工作。无法预知这家公司的发展前景,团队的整体成绩如何-这关系到每个成员的收益-也是未知的,唯一让你放心的是你的薪水的数字。你或许开始考虑,在新的公司能坚持 12 个月以上么? 想想去年哀鸿遍野的电商圈吧。那刚好是不少人的惨痛经历: 电商热,到处招人,跳槽,钱多人傻,速来,薪水大涨,斗志昂扬,12 个月不到,裁人,重新找工作…

如果算一下,未必多赚多少钱。同样,也可以解释,为什么新招聘到的员工薪水会比老员工高一些,因为老员工有一些收益,新员工享受不到。个别老员工的不平衡感或许会有,但是换个角度考虑:如果新同事能力的确超过你,那么你有什么话好说?跟他学习啊快点超过他;如果他能力不如你,贡献小于你,那么你的待遇肯定也会很快提升上去,这不正是你的主管给你争取待遇最好的理由么?

单纯想通过跳槽来跳出能力的,基本没有;单纯靠跳槽来改变生活的,也没几个能做到 ,现在的中国没有几个人能靠薪水买得起房子。改变不了你的生活的本质。

唯一能改变生活本质的,是追求中长期的收益。别问我都是什么,自己去找。但肯定不是薪水。

说起工作和薪水以及加班的话题,因为信息不对称,和各自的出发点不一样,很容易陷入政治不正确的境地,弄不好会被口水喷死。我还是到此为止吧。

最近有朋友留言说我总发心灵鸡汤,变人生导师了。其实我也不愿意谈这些,只是问的人多了,忍不住会唠叨几句。我知道我如果什么都不做,几乎不会有人冲我吐槽,不会有人讽刺我,如果我做了,总有一部分人会说出他们的不满,不过我还是说了,做了。因为这样或许能对另一部人人有点帮助。

再说说微信格式的问题,真是众口难调。一些人喜欢原始格式,说点击一次就可以看;一些人喜欢有格式的内容,说这样方便转发。不过还是我怎么发大家就怎么对付看吧。不费电,不费脑的。动一下你的青春小手指头没啥的吧… 期待微信团队早日开恩,让我可以每天发两条信息。

留言摘录
前日谈到怎么做决定的话题,来自戴云杰先生的经验:

我有个很简单的办法来做各种决定:就是假设我还有2年能活。做决定时考虑的因素越多越不可能做出清晰的决断,所以首要目标是砍掉所有不重要的因素,这个假设能让我看清哪些事情对自己真正重要,哪些事情对社会上、对身边很多人重要,而对我来说不重要。

说的很好。感谢。从今天起,也可以考虑用户投稿. 如果你对一些事情有什么看法,可以留言给我。合适的话,就发布。

今日小道:

1. 网易可能又有业务部门要搬迁到杭州.

2. CSDN 融资消息披露. 做 LinkedIn 模式还是有戏的,要比 Github 模式靠谱.

题图:搜索「闭嘴」找到的一张漫画. 作者不详.

看到知乎上有讨论「小道消息」的,其中有一句评论很逗「对于不是IT圈的女青年,常看看Fenng的微信,可以跟更多男青年有少许共同语言……」哈哈哈

点击{阅读原文}可以查看这一则知乎讨论。